koznakapp下载

新闻动态

705年,张柬之率兵来到武则天寝宫,武看到后想起举荐他的狄仁杰_李显_李唐_张易之

发布日期:2025-06-25 19:26    点击次数:180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唐朝洛阳的紫微城内,迎仙宫的景象无疑是气派非凡,金碧辉煌,宫殿内布满了奢华的装饰与陈设。然而,在其中一间寝宫内,气氛却显得异常沉重压抑。那位曾经气吞万里、英明神武的女皇武则天,如今却已不再是那个威震一方、主宰天下的女王。岁月无情,她的身体早已日渐衰弱,脸色苍白,躺在床榻上,已经完全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和气力。如果没有周围侍从恭敬地称她为“陛下”,恐怕没有人能将这位形容得如此虚弱的老妇人与曾经的巾帼女皇联系起来。

时至2月20日,一位年迈80的老人走进了武则天的病榻前。当武则天看到此人时,似乎一瞬间被什么触动,往日的英气仿佛一闪而过。她猛地坐了起来,尽管身体虚弱,仍旧声音激烈,怒吼道:“狄仁杰骗了我!”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令在场的人一时惊愕不已。那么,这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个80岁高龄的老人究竟是谁?为何武则天会在看到他时发出这样的怒吼?

展开剩余79%

对于李唐的皇族和那些忠诚于李唐的旧臣们来说,2月20日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日子。那一天不仅标志着李唐的复国,更意味着武则天曾经夺走的大周天下,最终重归李唐的手中。这一事件,历史上被称为“神龙政变”。

“神龙政变”的关键人物之一,便是这位年迈的张柬之。当时,年事已高的武则天已经不再参与朝政,她沉迷于享乐与宠信,朝政逐渐落入她的宠臣——张昌宗和张易之兄弟的手中。二张凭借武则天的宠爱,逐步专横跋扈,已经完全掌控了朝政,朝廷内外怨声载道,动荡不安。对任何与他们意见不合的官员,二张往往采取极端手段,要么贬职,要么处死。比如曾经上奏弹劾二张的魏元忠,就因为张易之的诬告,被武则天从朝堂上驱逐。

在二张的压迫下,李显和他的家族承受了无尽的屈辱与打压。李显甚至在无奈之下,命令亲生儿女李重润和李仙蕙自尽,但二张的权力依然牢牢不动。朝中的官员和贵族们对二张的憎恨已达到极点,直到武则天因病卧床,长时间不再干预政务,二张兄弟几乎完全操控了朝政,形势变得愈发严峻。

为了解决这一局面,张柬之、宋璟等忠于李唐的老臣们联合起来,试图通过合法手段制止二张的专权,然而他们知道,在武则天宠爱二张的情况下,几乎没人能够制止他们的暴行。张柬之等人深知,如果不采取行动,李唐的复国大计将永远无法实现。经过一番密谋,他们最终决定在武则天重病之时,发动政变。

2月20日,这一天,李显与张柬之等联合起义,带领五百余名羽林军,冲入玄武门,将张易之和张昌宗斩杀,并向集仙殿推进。躺在床上的武则天在剧烈的情绪波动下,忍着病痛,怒气冲冲地坐了起来,问道:“是谁在作乱?”但此时的她,已不再是昔日的威严女皇。张柬之冷静地回答:“张易之、张昌宗谋反,已依照太子之命将其诛杀,因事态紧急,未曾及时上报。”这一回答,等于明言这是逼宫之举,要求她交出皇位。

当武则天看到自己的儿子李显也在叛军之中时,眼中闪过一丝怒气,立刻质问道:“这事是你指使的吗?他们已经死了,现在你可以回东宫了。”然而,李显的臣子桓彦范则毫不退缩,向武则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太子不应再回东宫,李家早已思念太子,应该传位给他。”这番话语,表明了桓彦范对立场的坚定,同时也揭露了整个叛乱的真实目的。

此时,武则天心中充满了痛楚,看着那些曾经忠诚于她的臣子们,如今全都投向了李显的阵营,她只能默默沉默。她再度看向张柬之,回忆起当年狄仁杰力荐他为宰相的情形,气愤之情愈加深重,愤怒地大喊:“狄仁杰骗了我!”

为何武则天此时提到狄仁杰?因为张柬之正是狄仁杰力荐给她的宰相,而这一推荐正是狄仁杰为了帮助李唐复国而设下的计策。当年,狄仁杰两次力荐张柬之入朝,帮助李唐恢复政权。然而,武则天万万没想到,自己最信任的大臣竟然在背后暗中为李唐复国铺路。直到这一刻,武则天才恍然大悟,原来狄仁杰的一切举动,都是为了恢复李唐王朝,而张柬之正是他推举的关键人物。

最终,经过这场成功的政变,李显即位,李唐王朝得以恢复,而武则天在上阳宫的仙居殿病逝,享年82岁。大周的历史画上了句号,张柬之等人也因政变的成功获得了封王的荣誉。这一历史性的转折,成为中国封建史中不可磨灭的一章。

发布于:天津市